“可见,中国军队在抗美援朝结束后近20年没有再参与大规模实战,突然面对刚刚与美军、南越南军对抗十几年的越南人民军,战斗力受到严峻考验,双方在单兵战斗经验方面明显存在差距。” 这段有关中越战争的评语,并非出于中越两国,而是来自一份第三国的绝密文件,在中越战争后被封禁了整整10年。 如果从结局角度回看历史,因果厉害自然更加明了,很多看法却难免存在先入为主的偏差,可要从进行时的角度加以体会,事件发生时的紧张与茫然、揣度与权衡才叫真实。 当年,解放军在这场有限战争中取得了碾压式胜利,可这其中艰辛也只有亲身见证者能够说上一二全国十大配资平台,这也恰恰成为第三国封禁这份绝密文件多年的原因,作者正是见证者之一。 第三国是哪国?作者又是何人?从他为后人呈现的进行时视角,中越战争鲜为人知的真相又有哪些呢? 1990年3月,日本解密了一份名为《终于战争之真相1979》的绝密文件,作者是日本军事记者三野正洋,曾在1979年2月26日抵达越南,跟随越南人民军进行了战地采访,撰写战争纪实涉及到了对中越军队战场表现的真实记录与客观评价,因此揭示的一些战争真相让不少世人感到震撼。 其一,解放军取得胜利的背后是巨大的牺牲。 当年,解放军的装备在一些方面的确不如越军,对方装备了大量苏联提供的先进武器,如M-113装甲车和美制C-130运输机等,我军只能通过数量优势和强大的炮兵火力,弥补装备上的不足。 再者,由于越南北部地形复杂,我军后勤补给线被越军多次切断,导致前线部队物资短缺,许多士兵只能依靠有限的口粮和缴获的物资维持战斗力。 要说三野正洋笔下最残酷的一战当属同登强攻战。 “中国军队越过自己一方的阵亡人员尸体反复冲锋,让越南士兵感到不寒而栗,中国军队不计伤亡代价采用人海战术,让兵力不足的越南军队终被压倒。”
这样的战场纪实更为深刻地诠释了“中越战争之酷烈与朝鲜战争相当”,我军赢得属实不容易。 其二,中越军事冲突的背后,是美苏两大阵营的一场暗中较量。 战争爆发前,越南与苏联签订了《友好合作条约》,苏联因此有责任为越南提供军事保障,虽然没有直接插手中越对战,但其对越南的军事支持还是对战争的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。 与此同时,因为中美刚刚建交的缘故,中国出兵越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美国的默许全国十大配资平台,也就能更加从容地应对苏联的压力。 虽说苏联的态度是世界公认的最大变数,但苏联对此的军事反应相对有限,仅派遣了一支海军特混舰队到中国南海,并对河内进行有限的武器空运,使得中国能够更加专注于对越南的军事行动,而不用担心苏联的直接干预。 更有趣的是,中苏在南海海域展开震慑较量时,美军第七舰队悄悄驶入东京湾深处来了一次军事演习,此举一度让全世界认为中越战争极易勾起新的世界级战争,这种国际舆论的变化在持续影响着战争走向,也给三野正洋留下的深刻印象。 其三,中国对外声称的“有限战争”,规模还是超出了世界多国预期,引发了一轮新的担忧。
尽管中国明确表示战争的目的是教训越南,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,绝不会占领越南领土,但战争的激烈程度和双方的死战到底,让许多国家对中国的真实意图产生了怀疑,甚至让一些国家担心此战会成为搅动世界动荡的新漩涡。 除了前文提到的同登争夺战,三野正洋也记录了中国军队在进攻谅山时,面对越军顽强抵抗付出了巨大代价,即便如此,还是在短时间内彻底撕碎了越军构建的长达一千公里的国防防卫线。 如果不是解放军果断撤军,先前展现出的势不可挡的攻势很难不让人将其与“疯狂侵略者”画上等号,只能说,解放军这一次对越南做出的教训举动太决绝与不留余地。 “我们不要其他国家一寸土地,别国也休想在我国土地上肆意妄为!” 这是当年中国多次面向世界表明的严正立场,即便是在中越战争期间,我国也没有放弃与越南政府进行领土与边界问题谈判照会的打算。 事实上,世界各国之间的博弈,正义从来无法压倒一切,中越战争取胜从来都不是终极目的,以此撬动世界格局新的变化,让我国蹚出一条更安稳的发展、自强之路,才是中越战争最后的真相。 参考文献: 《中越边境战争_原因探析与中方收益评估_薛力》 《中越战争__撤军真相_闲谈》 参考资料来自网络:
配资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